双创动态

双创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动态 -> 正文

喜报!我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1银6铜佳绩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2-08-01

6月至8月,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协和山西省学联联合举办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赛事共吸引省内 46 所院校的 6104 个项目参赛。我校招就处、校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全校累计报名项目数量110个,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比拼,最终我校1个项目获得省级银奖,6个项目获得省级铜奖,获奖名次与数量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受疫情影响,本次竞赛的各个阶段均为线上举办。在校赛环节,我校邀请了国家级创业培训培训师、山西省就业服务局周辉老师,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卫国老师,山西省优秀创业导师、山西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高萍老师担任大赛评委,通过线上视频答辩的形式,对学生项目进行评审,并在赛后推荐成绩排名前11名项目参加“挑战杯”省级竞赛。

 

为了确保能在“挑战杯”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校组织专家及项目指导教师对推荐省赛项目进行再次打磨完善,对项目团队答辩人进行路演指导。经过省赛比拼,最终由我校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师生报名参赛的“基于人工智能所研究的人体外骨骼机器人”项目荣获省级银奖,另外“云梯速递”、“‘倍舒芯’智能安康助眠枕”、“慧光临期商品交易平台”、“稻草人——长山药 3M 智慧管理系统”、“‘兴农重器’——边缘智能惠农项目”、“《5G 智慧畜牧,助力乡村振兴》”6个项目荣获省级铜奖。

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希望“挑战杯”获奖项目团队能够珍惜荣誉,充分发挥“挑战杯”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增强思辨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获奖团队感悟

“基于人工智能所研究的人体外骨骼机器人”团队: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其中的一名参赛者,青春的激情、切身的经历以及最为真实的挑战,是我们最大的感受,同时也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收获。从报名到准备,从初赛到决赛,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感受心的成长的最好见证。让我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实践自己的理想。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很多,包括结构的设计,论文的撰写,团队的协调等。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云梯速递”团队:在比赛初期,我们萌生了一个小小的想法,就及时去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又从资料中获取新的想法,再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及老师们对我们的悉心教导,就是靠这样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以及点点滴滴的付出成就了最后的项目计划书。对于这次比赛成绩好坏都已尘埃落定,总结整个过程,通过此次比赛我们收获满满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现在回想这段的时光,真的感觉很充实,往日点点滴滴的付出已成为永远的美好回忆。

 

“《5G 智慧畜牧,助力乡村振兴》”团队: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后来不停对标竞争分析,我深深体会到了比赛的残酷与无情,大家都知道最后可能一无所获,但我和组员依旧选择坚持,因为比赛收获的不仅是荣誉,还有技能提升、团队协作、比赛经验等,这些留给我们的永远是无价的。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不在于有多少字,不在乎她有多么的完美,重点是能否迅速落地,切切实实运用到农业生产一线,解放农民的双手,助力国家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当然没有实物是这次比赛最大的遗憾,希望之后队伍及时避坑,一定要有实物模型,没实物大概率无缘省赛国赛。

 

“稻草人——长山药 3M 智慧管理系统”团队:特别感谢学校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这类的创新创业大赛无疑是为我们将来的就业开拓了新方向,提供了新契机。体验创业、学习创业、实践创业,在参赛过程中团队协作,真正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展现创新思想和个人特点,不仅要求我们结合专业特长,而且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收益。真正的将知识的拥有者变为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

 

“‘兴农重器’——边缘智能惠农项目”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团队的初心就是把兴农重器这个惠农强国项目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做到真正的服务于民。我们知道想要实现这个初心梦还很困难,从这次挑战杯创新创业比赛就可以体会到,从发现我国当前农业农机现代化薄弱这个痛点开始,到查阅资料,到周边实地走访调查,再到项目计划书的成型,这些都是我们团队成员每日每夜通宵达旦的工作才最终完成的,其中的艰难我想每个创业团队肯定都能感同身受吧?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哪怕前路是荆棘丛生,我们也要踏出一条路来。最后我感谢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是他们的全力以赴和艰苦奋斗,我们才能从各个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同时也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个创新创业平台,让我们青年人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把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应用到祖国的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