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动态

双创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动态 -> 正文

《太原晚报》整版深度报道我院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5-11-17

 1117日《太原晚报》深度报道版整版刊登专稿“玩转大学的“90后”创业团队”,报道我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实现学生的创业梦想。

有料、有趣、有态度

玩转大学的“90后”创业团队

站在互联网风口,越来越多的"90"开始登上创业的舞台,与互联网几乎同时诞生的他们,往往更能及时捕捉新的需求,从而由互联网使用者变为创造者,塑造着时代的精神,定义着时代的未来。

已被人们熟知的,比如,"霸道总裁"余佳文、最美情趣店老板马佳佳、脸萌创始人郭列、"一起唱" CEO 尹桑等等。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也有一支这样的"90"互联网创业团队,他们有料、有趣、有态度,为高校智能化服务提供了样本,玩转间,让大学变得更酷。

办微信成全国高校大佬

由教育部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不久,我省精挑的5个团队参加了总决赛,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创业项目“智慧化高校解决方案”获得了实践组银奖,这也是此次比赛中,我省高校在实践组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之前,完成这个项目的团队已经在省内“晋商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山西省大学生创业星火项目评选大赛等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过不俗成绩。

这支高校学生创业圈中的“新贵”团队有个很萌的名字——小黄鸡,也是他们团队 LOGO 的形象。今年2月,正式注册了音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核心成员7人,由6名该院在校或刚毕业的“90”后和一名“85后”在校教师组成。目前,“小黄鸡”已成为省内高校知名度较高的校园新媒体团队。

他们很牛,不光是因为由其一手打造的山西农大信息学院官方微信已是高校微信界大佬,在全国高校官微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拥有5万个粘性很高的忠实粉丝,更是因为,以微信为平台,研发的“智慧化高校解决方案”这个项目,已深度融合学校教务系统,为更多高校的校园服务向智能化阶段迈进提供了样本。为此,腾讯公司曾愿意出高价购入,国内30多所包括“985”、“211”在内的高校向他们“取经”,他们也多次受邀前往飞利浦、腾讯、百度等公司参观交流。

找痛点让大学变得更酷

2013年,山西农大信息学院j教师程海,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工作中观察发现,学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渠道,以及学生向学校反映问题的渠道单一。比如,学校要发布四六级考试的通知、学生要查选修课的情况等等,只能通过各院系来实现,尽管有海报、贴吧、微博、官网等媒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速度慢、程序多、缺乏互动,显然不适应“90后”学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找到大学生活的一个痛点后,平时对互联网感兴趣的程海,自然想到了微信。当时,微信兴起不久,正在高校逐步流行。

于是,程卓、温雁翔、徐路遥、张鹏飞、李威、徐耀等6名志同道合的同学先后加入战队,7个年轻小伙儿成为团队创始人。

微信公众号很快建成,学校下发通知、学生生活随想等等信息,都能第一时间通过这个互动平台看到,为学校节约了成本,也拉近了学生同校方的距离。越来越多的眼光汇聚到了一起,那能不能利用这个平台,为大家做更多的事呢?

程海带领着小伙伴们不厌其烦地去问同学:“我有什么能帮你?你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去学校各职能部门一遍遍地问:“在服务学生中,我能帮你做什么?”

机遇,垂青努力的人。亮点,从此后不断出现。他们开发的高校微信迎新功能,新生未到校前,就可以通过微信缴纳学费,查询自己分到哪个宿舍哪个床位,甚至有动态图告诉你来到学校后去哪报到,省去了新生到校后排长队、找宿舍等环节,大大提高了报到效率。

程海说:“需求就是功能”。不断寻找痛点,大学才能变得越来越酷。

玩创意向年轻人卖有趣

今年开始,我省高校中,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也试行了高校微信迎新。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智慧化高校”的2.0阶段,那么,这群年轻人还有“大招”要放,可以让大学升级到另一个版本。

先来看综合查询功能。说起大学生占自习室座位,上过大学的人马上一副“你懂的”表情,座位难占很大原因在于,当你想上自习时,不知道哪有空教室。他们开发了这一功能,只要你查询,全校哪个教室、哪个时间有空教室一目了然。

图书馆的书千万册,你想找一本关于张爱玲的书,怎么查?去图书馆的电脑上检索?太慢了。通过手机查询,输入“张爱玲”三个字,马上就能知道,所有关于张爱玲的书在各个分馆中哪个书架上都能查到。

另外,便民 O2O 服务,让大学生们很快知道学校附近快递在哪儿、校车去哪儿坐、盖浇饭谁家的便宜等等。体育考试自测系统,可以让学生在宿舍完成,通过后台分析,马上知道自己合格不合格,未雨绸缪,不用等到挂科才着急。

还有,上课微信点名服务,课堂上,学生即时拍照,按照老师特定口令,上传平台,连美图秀秀的时间都没有,后台马上就能统计出缺勤的同学,有趣又实用。

“智慧化高校”还有很多类似创意,学生的吃、穿、住、行、用以及学习,学校的管理、教学等等方面,都能一网打尽。

组团队一路坚持做自己

亮点远不止于此。对于“90后”来说,“好玩”似乎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他们脑洞大开,一边运营微信,一边做产业链的整合和摸索,陆续组建了视频团队和电台团队,打造自己的原创品牌,逐渐向商业靠拢。

视频团队制作的第一个自主视频短片《90校园大事件》,用“调侃吐槽无节操”的视角,盘点一周校园热点,成为全国第一个校园网络剧。搜狐视频转载后浏览量达百万,视频门户网站爱奇艺买断其首播权。电台团队制作的鼠笼子广播,由大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已经签约荔枝网络电台和喜马拉雅网络电台,拥有一批粉丝。影响力初步变现,有了经济效益。

据了解,山西农大信息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已成功孵化十余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团队所在山西音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来到这间10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能看到,一张能容纳10人左右办公的环形桌充满创意,录音棚、摄像机、绿幕、摇臂一应俱全。墙上八个大字让人印象深刻:没有创意,就去死吧。

工作室里,电脑是成员自己的,摄像、录音器材是学长送的,隔音板是用废旧材料加工的,连淘宝55元的场记牌都买不起……创业初期,资金受限。不过,这不算什么,因为技术和创意,才是他们制胜法宝。

7个人所学专业,都同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全部是凭着兴趣来“玩”的。

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温雁翔,今年刚毕业,是技术总监。他说:“为了完成项目,大三有段时间我天天熬夜到3点多,第二天7点起床继续上课,看似简单的功能,却要在后台完成无数程序”,也因此,开发的功能充满技术壁垒。学英语的徐路遥是团队的视频总监,还在读大四,对于摄影、摄像、剪辑等也是从零开始,通过泡论坛、看作品等渠道“瞎琢磨”,历时两年拍摄《延时信院》,充满文艺气质,在腾讯一经上线,即获大量点赞。

有过争吵、有过窘迫、有过不耐烦,但是最终没有放弃。每个创业者的最初大抵如此,辛苦自不必说,一路坚持做自己才是他们最深切的体悟。

 

未来之路很宽,站在风口上,他们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本报记者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