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创新创业学院杨志荣老师为2025年大创项目省级项目负责人开展专题沙龙活动,围绕大创项目开展方法与策略进行深入交流。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优化项目执行路径,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火花频现。

理论结合实践,解析项目核心逻辑
杨志荣老师从项目选题、团队协作、资源整合三个维度展开分享。他强调,选题需立足社会需求与学科前沿,避免空中楼阁式的创新;团队建设应注重成员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协同效应;资源整合则要善用校内外平台,将学术指导、企业合作与政策支持转化为项目动能。
案例研讨:从痛点中找突破点
沙龙特别设置案例研讨环节,杨老师结合往届优秀项目,剖析执行过程中的典型问题。针对部分团队提出的进度滞后难题,他建议采用里程碑式管理,将大目标拆解为可量化的小任务;对于创新性不足的困惑,则鼓励跨学科思维碰撞,通过头脑风暴激发灵感。
互动答疑:个性化指导显实效
在自由交流环节,项目负责人积极提问,杨老师逐一解答。有团队询问如何平衡学术研究与市场转化,他指出创新项目既要守住学术严谨性,也要培养用户思维;另有同学关心经费使用效率,杨老师分享预算动态调整的经验,强调把钱花在刀刃上。

以创新育人,打造实践新生态
活动尾声,杨老师总结道:大创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成果本身,更在于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学院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为项目落地提供全周期支持。参会学生表示,此次沙龙既有方法论指导,又有实操建议,对后续项目推进极具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