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风采

创业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创风采 -> 创业典型 -> 正文

优秀毕业生张宏霞:扎根山区托起群众致富梦

信息来源:教育部 发布日期:2014-04-28

优秀毕业生张宏霞:扎根山区托起群众致富梦

 

张宏霞,女,出生于19879月,200812月入党,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本科,英语和土地资源管理双学位。在校期间担任校学生会秘书长、安全部部长、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1110月份成为一名省选大学生村官,任职于河北省宣化县王家湾乡闫家村联合支部书记。工作三年来,荣获张家口市“中国梦·赶考行”宣讲比赛一等奖、“河北省优秀志愿者”、“张家口市优秀大学生村官”、 “张垣青春追梦之星”“宣化县创先争优优秀大学生村官“宣化县优秀团干部”等称号,所任职的阎家村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典型扶贫村

今年26岁的张宏霞,聪慧伶俐、博学多才,怀着和许许多多80后青年一样的梦想和追求,本来可以凭着本科双学位和8级英语水平在大城市里尽享现代文明,干一番事业,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一头扎进了宣化县最偏远的山区和革命老区——王家湾乡,投身扶贫攻坚开发事业。本来瘦小斯文的她扑下身子、甩开膀子一干就是两年半,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托起了山区群众的致富梦,使仅有50户人家的贫困山村——闫家村通了水、修了路、架了桥,办起了非洲雁养殖产业,为贫困群众开辟了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每当好心人劝她趁年轻调到城里的机关或好单位上班时,她总是说,“既然选择了村官,就必须在村官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安逸生活丢下山区贫困群众不管!”

抉择: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山区群众的命运

初到王家湾乡和闫家村时,张宏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破烂的房屋,崎岖的山路,医疗、教育、通讯等基础设施几乎一片空白,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村里只剩下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和儿童。“住旧房、没水喝、种玉米、晒太阳”成为在极端贫困状态挣扎村民们的真实写照。青壮年劳动力的出走加剧了山区的贫困状态,面对群众一双双期盼“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的眼睛,张宏霞的心灵震感了,她想起了到山区任职前,县委组织部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知识改变了你们这些大学生的命运,你们一定要用宝贵的知识和勤劳的双手改变山区群众的命运”。就这样,张宏霞经过激烈的思想波动,做出了令所有人惊讶的抉择,留在山区,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扶贫攻坚开发事业。

执着:为了改变山区面貌再苦再累心也甘

从到闫家村任职的第一天起,张宏霞就被这种贫穷落后的情景深深震撼力,她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她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经过调研,她发现村里最需要解决的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群众改变山村面貌、脱贫致富的信心。两年来,她抓住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和扶贫攻坚的政策机遇,在大唐张家口发电厂等帮扶单位和市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打井、修路、建桥。暴雨如注,她和工人们一起扛起100斤一包的水泥;酷暑难耐,她连续2个月泡在工地上,没回过一次家……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程建设中,虽然每一天都筋疲力尽,但这个外表看似娇滴滴的女孩子,骨子里却有着男孩子的倔强和不服输的精神,创造的喜悦压倒了一切。村民一到冬天就为吃水犯愁,拉着驴5里以外的河里驮水吃看不下去了,身为他们的村书记却眼睁睁的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跑前跑后引进帮扶资金20万元,在张家口发电厂的帮助下为村新建了混凝土蓄水池,改造了自来水管道,终于村民们的吃水问题解决了;多次和县交运局争取,为村里修通了3000水泥路;积极与大唐张家口发电厂协调,筹资12万元为闫家和邻村李家咀架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涵管桥,李家咀的村民再也不用绕行几公里的山路出村了。大桥竣工的这一天,当张宏霞看到赶来庆祝的村民们来回在桥上走着、笑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为了山区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也心甘。”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可她体重却越来越轻了,本来就瘦小的宏霞几个月下来体重只剩下70多斤。

创业:当好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领头雁”

吃水问题解决了,路也修好了。可是村民的贫苦生活还是揪着张宏霞的心,她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收入。一天在网上发现了非洲雁养殖项目,一下子触发了她的灵感。说干就干,她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与乡领导一起去北京密云实地考察,非洲雁生长期短,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产蛋率高,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她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号召村民一起创业致富。但大家思想保守怕承担风险,不敢投资。从不认输的张宏霞决定自己试养,在乡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她在农村信用社贷款3万元,作为她创业的启动资金。钱来之不易,所以为了省钱凡是能亲力亲为的事情都是自己干,租用了村委会的一个不足10平米的小房子,为了省钱每天打早起来自己收拾,自己坐上两个小时的班车走60多公里的盘山路去城里买育雏设备,买的时候总要货比三家,把价砍到最低,后来一些店老板跟她熟了之后跟她开玩笑说:“小张啊,看着斯斯文文的小姑娘讲起价来可不含糊啊!”从来没做过农活、没接触过养殖业的她,如今在这个又矮又黑的小房子里开始了她这辈子都难忘的创业生

养雁,对于她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虚心向养殖专业户、兽医咨询学习,每天上网大量搜索养雁知识。为了掌握养雁的第一手资料,她亲自喂雁、观察成长情况,一点一滴积累养殖经验,一只也不放弃。在34度高温密闭的雁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事事亲自过手。雁舍内刺鼻难闻的发酵味令人窒息,就连当地的村民都是掩鼻而过,她却毫无怨言,从早上到晚上,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一个月毁了四、五双鞋,怎么清洗也洗不干净。育雏的一个月里,一个完整觉也每睡过。这一个月里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养雁当中。每逢雷雨夜,生怕幼雁淋湿生病,她总是不管雨多大都要冲出去赶雁,幼雁嬉水就是不肯进屋,这拨赶进去那拨又出来,心急如焚的她只好一只一只把它们抱进去……雁赶进去了,她却被淋成落汤鸡……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这种大工作量。一个月下来,整个人憔悴了许多。

2012年的寒冬来得有些突然,转眼间气温骤降,张宏霞看着眼前一只只被活活冻死的成雁,心急如焚。现在最当务之急的事情是建大棚,可钱从哪来呢?于是她想各种办法到处筹钱,可那有那么容易啊!整整两个星期的奔波,心急的她嘴里长满了泡,说话都吃力,最后市财政局的吴处被小姑娘的事迹感动了,批了建大棚的项目款,这才使3000多只非洲雁安全过冬,降低了损失

看着辛辛苦苦养殖的非洲雁逐渐长大,心里是喜忧参半。这么多的非洲雁往哪销售啊!她一次次告诉自己:别怕,只要用心,没有什么难的倒自己的!于是她开始亲自设计包装,定位市场,联系各个大饭店、特产店……这两年多时间里,她在这条盘山公路上跑了多少趟,原本晕车、恐高的娇娇女,现在走在这条她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山路上,已经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最忙碌的日子就是销售高峰期了,在刚刚起步的时候,为了省钱没有租店面,她都是露天打包装,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货从村里拉到城里,平时特别注意形象的她也顾不了那么多,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管多苦多累也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经过十一个月的努力,她终于谈成了一个大单子。三天之内备货近3000只商品雁。虽然任务很艰巨但心里还是乐开了花。为了不影响雁的质量,在寒冬腊月里,她把仓库的暖气全部关掉,和同伴们穿着羽绒服连夜备货,整整干了三天,她扁桃体发炎发烧没敢说,一直坚持把货按期送达才赶去输液,医生一个劲地批评她:怎么都烧到39度了才过来?年纪轻轻烧坏怎么办?

这两年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得考虑大到筹钱,小到买把铁锹。跑工商跑税务跑市场,亲自设计包装,甚至亲自送货连夜返回备货……有时候她也不敢相信她这一路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人在跑市场心还在牵挂着养殖场,人在养殖场的时候,就靠一个一个地打电话安排发货安排,有时候忙得焦头烂额。这一路,她流过汗也流过泪,中途几度想过放弃,最终使她撑下来的是使命感和她那不服输的性格。为了使村民实现增收目标,改变这里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贫穷状态,她不得不咬牙坚持自己当初的决定。她为了筹钱、争取项目资金没少奔走,也没少吃闭门羹。为了育雏前期的投资、给养殖员工发工资、给老百姓分红,从小没为钱发愁过的娇娇女吃尽了苦头,苦点累点她都不怕,她最怕的是别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了这个小家后,她深知创业的不容易,尤其在这穷山沟沟里创业更是不容易,交通极其不方便。更体会到了挣钱的来之不易。有时候为了养殖基地的整体利益而没照顾到个别人的利益,便会遭到别人的猜疑和不理解……就算是这样,她从来不和别人抱怨,甚至是家人,她怕爸爸妈妈知道了担心,甚至不让她在这里待下去,她说: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相信和爱你的人不用解释什么他们也会守护着你,不相信你的人解释也只是徒劳。她唯一发泄的方式是把自己关了屋子里默默流泪,哭完了继续干。

不过她坚持下来了,现在市场也雨过天晴了,她的产品逐步得到了市场和人们的认可,饭店、超市、礼品店、农家乐纷纷打来电话订货,也吸引来南方的一些投资商前来参观考察。保定一位农村妇女在报纸上看到她的致富事迹后也深受启发和感动,打来电话咨询,也想通过养雁走上致富道路。这位赵阿姨说:“这么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城里小姑娘都能不怕苦不怕累,把事情做成,我为什么不能?她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鼓舞”

功夫不负有心人,试养很成功,这使她信心大增,开始不满足自己试养了,一次次往乡政府、县直部门跑,终于争取到了闫家村的扶贫项目。老百姓眼见为实,当看到非洲雁确实好养,于是你三百他五百纷纷入股加盟。两年下来,张宏霞在闫家村建起了全县第一家非洲雁养殖基地,成立了辰湾非洲雁养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养殖基地规模已达到几万只,以阎家村为辐射点带动周边村跟着一起养殖闫家村入股村民户均年收入增收2000元左右,创造了全乡产业扶贫的奇迹。在此基础上,她鼓励村民在开展散户养殖,由合作社统购包销。今年村里最大的一家养殖户两个月一期就收益近一万多元。而且也没耽误农活。她的事迹传开了之后,邻乡邻县有部分养殖户打电话咨询,也想通过养雁致富。她告诉我们,2014计划带动整个河下十村的老百姓进行户养,2015年带动起全乡有养殖意愿的村民进行养殖。每户每期平均养殖200只,一年可养两期,共计400只,年底可收益8000元左右,如果有条件的农户大规模养殖的话,年收入可增收几万元,加上年底分红,保底增收10000元,这对于王家湾乡老百姓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如今,张宏霞正在谋划发展新思路,明年打算在养殖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引资,在桑干河绿色廊道观光采摘一带,林下放养为主,建立万只林下生态非洲雁养殖,打造种养相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今年开春后全体村民在她的带领下上山种树。经过滚动发展,如今闫家村成了宣化县重点扶贫示范村,非洲雁养殖基地成为全县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去年9月,市委书记王晓东前来参观指导工作时,对坚守贫困山区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张宏霞给予表扬和鼓励,并拨付该基地20万建设资金,张宏霞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今年张家口市市长深入王家湾调研时,对坚守在山沟沟里的小姑娘的创业事迹提出了肯定,并号召各个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目前,她的示范养殖已经非常成功,成活率高达99%。村官创业养殖示范基地也日渐成熟,年出栏几万只,年销售额几百万元。该产品已经和各大超市、酒店对接。我国著名画家、国际生态安全协会名誉主席孙泳新老前辈很是看好这一致富项目,并亲笔题名:桑干河上雁南飞,村民致富只等来。孙老前辈准备与这一致富项目达成长期合作,将王家湾非洲雁养殖基地打造成国际生态养殖基地,带国内、国际友人前来参观、放养。并将该产品在北京打造连锁生态餐厅。思路决定出路,产品以王家湾桑干河生态旅游为媒介,以特色为品牌,力促农副产品转化为特色生态商品,力争将农副产品商品化市场化。将特色种养殖业和当地旅游业结合起来,谱写昔日革命老区的新篇章。

博爱:为山区群众奉献光和热

张宏霞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王家湾乡的山沟沟里了,她小小的身体怎么能爆发出这么大的工作热情令人很是吃惊。村里的事务忙前忙后自不用说,她还是一名传播当地旅游文化的解说员,她想通过她的声音向全国各地传播偏远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以及桑干河畔的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当她知道全校只有一个英语老师的情况时,她主动跟校长提出她要做义务教师。于是她每周给王家湾小学的孩子们上三节英语课,没有特殊情况,她绝不落一节课。一次,一位县领导来景区视察工作时,乡领导派她做解说员,她跟领导解释道:“县领导少听一次解说没什么,可孩子们下午的三节英语课耽误不起啊!”每天不管再忙再累都要陪那些寄宿的小学生上晚自习,她说:“扶贫先治愚,教育从娃娃抓起”,她不仅仅教给他们知识,更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品质。她告诉那些孩子们,你们没机会走出大山去看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那老师就讲给你们听。有人很不理解,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已经走入了他们的世界,再也放不下了也不能放下了。看到村民由于健康意识薄弱,小病拖到大病才去看医生,她每年请来张家口一附院专家来到村义诊,使得村民不出家门就能看上病,为全乡留守妇女争取贫困母亲邮包项目,为白内障患者协调免费手术治疗;经常组织村民在村委会大院看电影听戏曲、农闲时看报纸下象棋……件件实事好事办到了山区群众的心坎里。  

有人对她说,你为了工作累坏了身体,没时间交男朋友,小小年纪图了个啥?张宏霞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山区群众比城里人更需要文化知识和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村官只有在山区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成才报国的人生价值!”朴素的话语折射出这位80后女大学生村官的美丽心灵。吃苦耐劳,精明干练,胆大心细,敢于实践,这是一位新时代基层女性的写照。这是一位敢于在偏远山区燃烧自己青春的女村官的楷模。

上一条:P&R公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