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省级银奖、14个省级铜奖,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我校共斩获以上16个省级奖项,获奖数量取得突破,为历届创新创业大赛单项赛事之最。
山西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该赛事在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域影响力大、参与面广,是大学生展示创新创业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平台。自大赛启动以来,我校创新创业学院积极筹备校级选拔赛,校团委积极配合。据统计,校级选拔赛全校报名项目数量365个,报名参赛学生1800人次,经过创新创业学院初审、校外评委复审,共有30个项目团队进入校赛决赛。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竞赛,4月24日,我校邀请中北大学校团委实践部部长、人社部高级创业指导师王彩萍博士担任主讲嘉宾,为学生讲解“挑战杯”参赛技巧,王彩萍老师曾多次指导学生项目荣获“挑战杯”国赛及省赛奖项,经验丰富。在讲座中,王老师详细对“挑战杯”赛事进行了解读,并从策划书撰写、PPT制作、路演答辩等备赛技巧方面为我校学生进行了充分指导。

4月30日,我校校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我校邀请了省内高校、政府、企业知名的创业导师担任大赛评委,评委有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李卫国老师,山西财大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高萍老师,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张杰明老师,山西省就业服务局四级调研员、国家级创业培训周辉老师,山西留学人员创业园负责人、山西省科技专家库专家董弘毅老师。在校赛决赛现场,30支项目团队依次上台进行路演答辩,各项目团队答辩人自信满满,通过PPT讲解、项目实物展示等方式,向评委展示项目的创新点、可实践性及商业价值。最终18个项目分别获得校赛一、二、三等奖项。


5月初,根据省赛组委会通知要求,我校推荐了校赛表现优异的17个项目参加省级复赛;5月中旬,从省赛组委会传来好消息,由我校推荐的“车载粮仓控制系统的设计”、“穰穰满家-智能作物专家”、“小水草、大生态”3个项目晋级省级决赛。5月30日,我校创新创业学院杨志荣老师带队,3支项目团队共6名学生赴中北大学参加省赛决赛,决赛形式为现场问辩,即每个团队分配有一个展位,展位上贴有各项目团队提前准备的展示海报,桌子上摆放项目研究成果,每个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向评委展示项目内容,并接受评委的现场问辩。6月初,省赛组委会公布了大赛结果,我校获得了2银14铜的佳绩。

我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下一步我校将全面总结“挑战杯”大赛参赛经验,不断提高大赛组织能力和参赛水平,力争在今后的大赛中取得更好成绩。
山西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名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作品组别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荣获奖项 |
1 | 车载粮仓控制系统的设计 | 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 杨晶蕊、张煜东、韩飞、李瑞东、李宇娜、赵灵睿 | 张虎、石俊斌、张楠 | 银奖 |
2 | 绿动未来·智充驿站 | 赵鑫楠、马泽远、白辛迪、秦茂清 | 贾志杰 | 铜奖 |
3 | 颐康守护—未来家居养老科技领航者 | 牛栋、连阳阳、严星宇、梁千源、张麟祥 | 楚婷、殷少华、苗咏丽、路素丽 | 铜奖 |
4 | 爱E智能检测评估系统 | 靳一凡、杨旭东、任丽、秦泽南、程宇航、冯庆洋 | 殷少华、楚婷、王龙、李风娇 | 铜奖 |
5 | 守护星光—基于车联网的儿童智能安全系统 | 程雨茹、赵超越、刘宇杰、杨雯婷、胡轶翔、贺阳阳 | 徐露、付越 | 铜奖 |
6 | 一种耳部理疗仪的设计 | 燕奕辰、杨万江、王超翔、曹文彬、吕泽伟、贾云哲 | 张虎、郑琦 | 铜奖 |
7 | 穰穰满家-智能作物专家 | 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 乔宇馨、张亚蓉、闫志超、赵子璇、王智博、马绮倩、宋赟锋、朱合杰 | 陈江会 | 银奖 |
8 | 涓滴闰地——表里山河净水厕所革新计划 | 张靖哲、李光亮、胡倩艺、杨婧、李琳芝、赵文淼 | 杨骁 | 铜奖 |
9 | 致富之“芦”---非遗烙画葫芦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 李怡潇、文晓龙、薛全婷、孙文彬、郭霖、张欣月 | 贾漫 | 铜奖 |
10 | 小水草 大生态 |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 赵文田、刘慧、牛慧文、郝文化、谭少杰 | 杨骁、段茹蓝、赵敬宇 | 铜奖 |
11 | 灵枣润生—迈进生态循环振兴路 | 隋成朔、杨振清、高嘉璐、任新春、张丽莉、张博 | 郭文强、王文琦 | 铜奖 |
12 | 河东文化设计工坊 | 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 | 韩菊芳、加丹宇、白小丽、陈国梁、姚冰洁 | 范钱江 | 铜奖 |
13 | 绸艺潞韵——晋作锦绣非遗的创新者 | 刘荣华、张雅茹、刘之瑞、温佳云、刘苏晨、史宇洋 | 王军御、卫品秀、马俊丽、杨骁、赵振滔 | 铜奖 |
14 | 以烙为笔,绘出新世纪 | 白小丽、梁睿坤、李心语、韩菊芳 | 张潇尹 | 铜奖 |
15 | 《医疗绿航》 | 社会质量和公共服务 | 徐琳、岳文芳、郝京妹、高辰琪、唐平、冯新纪 | 郭文强、王文琦 | 铜奖 |
16 | 《AI中医问诊》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 | 王怡琴、李乾通、吴健、王宏建、焦钰洁 | 郭文强、王文琦 | 铜奖 |
部分获奖项目团队感悟:
“车载粮仓控制系统的设计”项目团队:参与“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一次极具价值的经历。此次竞赛不仅是对我们创意与创业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宝贵机会。在竞赛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团队历经选题、调研、策划直至最终答辩的完整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们不断学习的动力,推动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在团队协作中,我们学会了更加高效地分工合作;在问题分析中,我们学会了更加深入地挖掘本质;在观点表达中,我们学会了更加清晰地阐述思想。通过这次竞赛,我深刻认识到创业并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一个需要兼具创新思维、扎实知识及卓越能力的复杂过程。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诸多方面仍有待提高。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创业能力,以期在更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风采。
“穰穰满家-智能作物专家”项目团队: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大家相互支持、鼓励,共同面对困难,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深感温暖,也让我更加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外 “挑战杯”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在比赛中,我们需要向评委和观众展示我们的成果和想法,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清晰的思路和表达能力,还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听众的需求和兴趣点,通过这个过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我想说的是,参加“挑战杯”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它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让我收获了成长和自信,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经历和收获,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小水草 大生态”项目团队: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旅程,也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挑战。我们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学院,身为专升本的学生,我们各自都承担着繁重的学业压力。为了不使学业受到影响,我们尽量减少了线下会面的时间,转而使用线上会议来讨论项目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并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的挑战,但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努力的克服困难,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我们深信,只要团结一致,就能够克服任何难题。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我们的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这一成就归功于每位团队成员的辛勤工作和不懈的努力。通过这次比赛,除了学习到大量专业知识之外,我们还获得了宝贵的团队合作经验。尽管参加“挑战杯”的过程充满艰辛,这段经历却使我们得到了极大的成长与锻炼。我们坚信,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告诉大家:要认真学习,勇敢面对挑战,最后祝大家都能在学术和职业道路上实现成功。